「老師,我的孩子每次一打電腦,就像著魔似的久久下不了電腦桌!」、「我家大寶,每次考試總拿99分回家,而忘了寫名字的壞習慣總讓她與100分擦身而過!」……
實務中,發現父母常因孩子所表現的不同特性與樣態而氣急敗壞,有時更是鑽牛角尖地氣得喪失了父母的角色與功能,甚至演出全武行!此一現象,正因為我們不小心地按了「沮喪鈕」,或者說忘了換個角度來欣賞自己與孩子所致! 
 

舉一個發生在廟宇的故事來看:
 
晨起,燦爛花圃裡的一尊佛像前,
大、小和尚面紅耳赤地爭論著眼前所看到的佛像色彩,
大和尚肯定的認為佛像是金身的,小和尚則哭嚷著佛像明明是黑身,
就這樣一黑一金,兩人僵持不下,爭論不已。
打完禪坐後的老和尚,被這喋喋不休的爭論給邀了過來,
探一究竟後發現,原來──
站在右邊的大和尚看到的佛像的確是金身,
而站在左邊的小和尚看到的佛像也確實是黑身,
因為,熾烈的大太陽正從大和尚上方朝佛像照來,讓佛身金光閃爍,
而小和尚的上方因背陽的原因,看來佛身卻是烏漆抹黑。
在老和尚指引下,換了個角度的大、小和尚,
讓笑聲取代了原有的爭論與憤恨不平的情緒。 

所以,每件事情都有一體兩面,有陽光,也必然就會有影子。 
 

對於孩子生活中表現的特性與樣態的看法,就如同故事中的大、小和尚所站的位置。而對每回上電腦桌總能久久不下線的孩子,如果你願意跳開對他「不懂時間分配」的批評,而是學著當孩子的伯樂,欣賞他對事務的「堅持度、持續力」,肯定孩子的正向資源與優勢;以此角度看事情,不僅能讓你當個快樂又有能量的父母,同時親子間的關係必也會減少些緊張與不必要的衝突。再說,對待忘了寫名字而考九十九分的孩子,我們是要劈頭就不斷斥責他的粗心與大意,全然不肯定那九十九分的努力?還是可以試著欣賞、肯定他的努力及用心的歷程?這之後,再與孩子討論如何才不會再忘了寫名字。而此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父母與孩子的心理層面肯定會著上不同的色彩。 

「換個角度看事情」,試著別再按「沮喪鈕」是照顧自己並讓情緒轉化的一個好方法,同時也讓自己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伯樂,協助他找到自己的正向資源與力量! 
 
雖然,每個人心中在某些片刻都會住著如故事中單一思考的大、小和尚,但也該學習讓自己擁有老和尚的智慧,因為,換個角度看事情,能讓你當個快樂又有能量的父母! 

 ──  文/ 蔡毅樺 (諮商心理師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今天很好の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