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到一篇很棒的文章,等待板主同意之後轉載於此...
感謝【父母教練健心房】同意轉載此文╱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人類文明及社會機制,都在朝向一種積累數量的方式前進,然後在相當的時序後,某些部份才會減緩速率,甚至減量以維護良好的狀態。
我們個人在身體的健康上,就明顯地出現這種律動,從飲食和工作量方面,最常呈現這樣的週期。
整個人類文明對待地球的方式,數千年後終於出現減緩速率的聲音,否則我們將摧毀了宇宙間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家園。
在教養教育上,我們也應該有這種律動的,甚至還有另外的節奏和旋律,形成一種豐富的生命韻律。
教育不能只有一種概念,應該建構一個相互作用的加減乘除法,讓孩子不要負荷超載地成長。
教育的加法
台灣的教育只有單一的數學概念,即加法。
只要是還沒教的就統統加上去,不論重不重要、需不需要及適不適合,孩子們已經被加到反胃、嘔吐,消化不良。
教育的加法除了知識或常識之外,更重要的有四種養份可以加上去:
1.思想:教育不應該只是製造知識複印機,而是要育成有思考能力和思想內涵的個體。
1.思想:教育不應該只是製造知識複印機,而是要育成有思考能力和思想內涵的個體。
2.價值觀:人生的意義來自於實踐正確的價值觀,並且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可以做對的事的內在驅力。教育的影響力不只停留在一個人的生命中,還應該可以向外界發揮出去。
3.技藝:這是文明社會理當走的方向,教育不只讓一個有能力為自己掙一口飯吃,還可以妝點人生和世界要美麗。
4.方法:人生中有一連串待解決的問題,教導孩子各種方法,讓他們有勇氣和機會去實現他們的夢想。
教育的減法
台灣教育最需要減法,尤其是將多餘的、用不到的知識(或學科)減少,給孩子們有餘力和空間消化及沉澱。
父母及學校要主動減少以下三樣事務:
1.考試:沒有比考試更傷害教育和孩子的事了。為了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問題,而犧牲了教育內涵和學習胃口,真是本末倒置。
1.考試:沒有比考試更傷害教育和孩子的事了。為了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問題,而犧牲了教育內涵和學習胃口,真是本末倒置。
2.競爭:過渡的比較造成變態的競爭,便培育了扭曲價值觀和言行的學生,以及錯誤工作動機的國家人力。
3.隨波逐流:國家體制看着西方的教育東拼西湊,同時還跟着快速上下台的長起舞,忘了我們的民情文化和核心價值。父母也跟着專家觀點和行銷說詞盲目漂流,卻苦了孩子沉浮在這教育流沙中。
教育的乘法
有三樣教育之寶可以產生相乘的效果:
1.榜樣:大人的榜樣比最權威的專家和理論更有影響力。教育資源比過去進步數倍,教育成效卻大量下滑,因為大人們成了有效的負面教育。
2.態度:訓練孩子的態度,他和社會長期受惠,知識和能力的不足,在需要時即可快速補足。
3.經驗:經驗是人生及教育的大師。讓孩子勇敢嘗試和失誤,他就會變成知識的主人而非奴隸。
以上三樣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是生命在生活平台上才能展現的。
教育的除法
孩子還需要經過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才能釋放最終的成效:
以上三樣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是生命在生活平台上才能展現的。
教育的除法
孩子還需要經過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才能釋放最終的成效:
1.運用:透過運用才能知道所學的是否有用,也是一個必要的修正改善過程。學以致用,無他。
2.創新:社會進步的動能來自於創新,從學習會的到學習去做不擅長的,並且進一步淘汰不良率或錯誤。
我們身處危機世代,教育不應該只是對過去的記憶,更需要構築奔向未來的眼光和勇氣,
因此,父母及學校都要多方嘗試教育的加減乘除。
(轉載自慕真在家教育協會電子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