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形式要多元一點,才能把每個人最豐富的感覺傳達出來。」

陳質采告訴我們一個擁抱的故事:

在治療室,她與小孩一起玩耍,這個小孩比一般的孩子多了些許成長的難題,他是個特殊兒童(輕度的自閉症),故事是這麼開始的,一開始彼此玩得很快樂,但每次遊戲結束時,小孩總是又哭又鬧,更是氣憤地把玩具全部打翻,無論大人們怎麼鼓勵、安慰都沒用。

「孩子很難過吧。」陳質采可以感覺。

時光匆匆,遊戲依然結束,小孩依然難過,這一天,小孩卻自發地收拾起情緒,他只是傷心地掉眼淚,那一刻,彷彿心靈奧祕的突然揭示,小孩走過來抱住陳質采……

「當時我好高興,小孩進步好多!」陳質采的回憶充滿感動與喜悅。只要給孩子一個愛與信任的環境,生命的長成充滿絕妙的奇蹟。

當我們擁抱時 血清素及腦內嗎啡也跟著跳躍

談到擁抱的正向力量,我們自然聯想到一生不斷探究「愛」的怪傑哈洛(Harry Harlow),素有心理學界的波科夫(Nabokov)封號的他,在一九六年代進行的經典實驗——失親的小猴寧可選擇柔軟觸感的猴子布媽媽,也不願接觸能餵奶的鐵絲猴媽媽——掀起一場心理學革命,他的實驗驗證了「接觸安慰」(contact comfort)是愛與情感的重要成分,異於先前心理學家的主張,親子之間的過度情感會養成過度要求的孩子。

「擁抱具備子宮效應。」專長親子關係的心理諮商師游乾桂在一篇探討擁抱的力量文章中如此敘述,「然而,當人離開了子宮,安全環境已經消失了,有沒有再去形塑呢?」渴望擁抱也許是期待重回母體的最初連接吧,擁抱近似子宮效應的再形塑,是身體記憶的重回,當胎兒漂流子宮洋水,溫暖、安全、無憂;偶然地,還能感受到親人的手透過肚皮輕柔地觸碰,於是當我們長大了,脫離了子宮,還是渴望擁抱。

擁抱除了具備傳遞支持與安慰的功能之外,也能增強免疫力,科學報導曾指出,當我們擁抱時,腦內的血清素(serotonin)及腦內嗎啡(endorphin)的神經傳導物質隨之增加,它們主宰情緒的調節,能給人安定、愉悅的感受,更有助於白血球的連結以增強免疫力。

無怪乎,近年來從西方世界的美國、澳洲,甚至到東方國度的台灣、南韓一度興起了「擁抱」(free hugs)行動,活動發起人——美國人賈森.亨特也有個動人的故事,網路上這麼流傳著:

2001
年亨特在母親的喪禮上聆聽許多人訴說母親的善行軼事,一是他被母親溫柔的心所感召,希望延續母親愛與分享的精神;再者也希望透過他人的溫暖,克服失去母親的傷痛。於是,亨特拿起「free hugs」的大招牌在家鄉街頭遊走,而第一個給他「free hugs」的是一位女孩,她先是張望招牌,接著就毫不遲疑地向亨特伸開雙臂……

free hugs」是亨特思念母親的轉化吧,日後他的「free hugs」更深入不同的社區及國家,他也即將開設擁抱的相關課程,然而,擁抱療癒他多少喪母之痛呢?真正的答案我們無從得知。

當我們無法擁抱時

擁抱是愛與情感的彼此傳遞,只有一方不一定能完成擁抱的過程,它更非僵硬的表達形式,如果發生在不自然的情況下,所謂的正向力量就會消失。「如果只強調擁抱的正面力量,我覺得有點空虛。」陳質采提醒我們。(待續)

 

──文/楊雅亭本文摘自【張老師月刊2007/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今天很好の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