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哪壺不開提哪壺吧! 

發現跟我媽說話要很小心,不管你提的是哪壺,一個不留神,她就變成那壺氣呼呼的滾水,也不知為何會這樣?她的沸點一直很低,好像從年輕到現在六十六歲了,差不多只提高兩度。

我們全家都知道何時該閉嘴,免得被滾水燙到,除了我爸。

很小的時候碰到母親大發雷霆,就只會不知所措地哭,或躲在被子裡偷偷地哭;等到大一點,覺得哭泣是軟弱的表現,我換成掛個臭臉來武裝自己,可從沒那個膽子敢跟她回嘴,就是忿忿地聽她發洩完就是,因為不懂,那張美麗的臉為什麼能夠瞬間面目猙獰? 

印象中最後一次被罵哭是在1996年底,我和老公陪爸媽及大姑媽回上海探親,在往杭州旅遊的路上,身旁除了老公,還有奶奶、叔叔、姑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謾罵,我心一沉、鼻頭一酸,眼淚就掉了下來;那年,我已是2個孩子的媽了。

大前年吧,年初四回娘家,媽媽又來了,霹哩啪啦新仇舊恨地對著我數落起爸爸,我意識到水就快滾起來,得趕緊落跑,可當我走到房門口,腦袋瓜裡電流亂竄,靈光乍現般,好像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脈,長久以來的迷惑不解,瞬間通暢無阻有了答案,我是她的垃圾桶,是她情緒的出口,她只是需要一個發洩與訴苦的管道。我再度走回床邊坐下來,張大眼睛與耳朵,靜靜聽著我已經知道她將說的話。

第一次,不再氣憤,沒有無奈,不帶情緒的,等她說完,然後離開。

從那時起,我較能不隨著她的情緒起舞,或者一直陷在覺得自己不好的思維中。當然有時仍會忿忿不平,譬如說明明生的是弟弟的氣,可是怒氣卻往我身上發,在電話裡也能對著我又吼又叫;可一見到老弟,吭也不吭一聲,不知是氣已消,還是想通了,你能奈她何?

每次回娘家,很少不聽媽媽抱怨東、抱怨西,或者翻翻舊帳,這次也不例外。 於是在回家的路上,和老公閒聊,我說:要放過自己,要讓自己過得去,別比較,也別記仇,世上原本就沒什麼公不公平,只有角度的不同……。  

好像領悟了些什麼,就是,如果不學會放下與遺忘,那麼不平、忿恨、怨嘆就會一直累積,所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桶滿滿的、過期的、陳年的、污穢的(正當我不知如何形容時,老公說:大便!)       …… 
隨便,類似吧!不管什麼人,不小心碰了那桶子一下,裏面的東西就會溢出來,臭了自己,也薰了別人。
 

所以結論就是:別去碰別人的那一桶;還有,把自己的這一桶倒掉。
 

後記──
昨晚,老公收拾碗盤時,把筷子弄掉在地上。 
我啐啐唸:怎麼笨手笨腳的?

他生氣說:妳把我的那桶XX打翻囉! 
然後老大一直問、一直問:

你們在笑什麼!你們到底在笑什麼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今天很好の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