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看完康健雜誌這篇-
記憶力流失的10大警訊!
嗯...1-2-6-7-8...很好,我以後會是個快樂的失智老人

1.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
2.對時間、地點、人物感到混淆。
3.無法做一些日常生活工作。
4.個性行為逐漸改變。
5.溝通困難。
6.判斷力減退。
7.心情時好時壞。
8.常把東西放錯位置。
9.穿著不乾淨、不合時宜的衣服。
10.做事失去主動性等。


◆退休前,最少培養20個嗜好

大前研一說:退休後20年健康時光,至少需要20種不同的嗜好,日子才好過...
而這20種嗜好,分10種室內,10種戶外,室內有5種獨享,5種與朋友一起共樂,室外也分5種自己做,5種與眾樂樂;
這樣非常平衡,既有個人自由,又不離群索居。

所以,維持健康狀態,培養嗜好,是目前的重點,沒有健康的話,一切免談!


◆要笑喔

微笑會刺激大腦迴路,大笑與幽默會刺激杏仁體,
經常大笑有助於降低壓力、提升免疫力,甚至開啟對抗某些對抗癌症、糖尿病與愛滋病的基因,
研究者紐柏格博士建議人人培養愛笑的個性,這個簡單動作,對大腦神經帶來的力量,超乎想像。


◆閱讀你的快樂腦

圖書館裡看到一本2007的商業周刊,裡面一篇『新「我有主義」幫你找回真實的快樂』寫的很棒,摘錄...

到底什麼可以讓人快樂?人類五十年來,平均收入成長兩倍,但是快樂程度並比不上五十年前。
究竟哪些變數可以真正影響快樂?

財富:一點點。
婚姻:有,已婚者通常比單身者快樂,但有可能是他們原先就是比較快樂的人。
宗教信仰:有。雖然很難分辨究竟是神的緣故,或者是與人互動的關係。
朋友:有。
教育:沒有。
年輕:沒有。事實上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沮喪。
看電視:一天看超過三小時,特別是看連續劇的人比較不快樂。

沒有意義的快樂不能持久,正向心理學大師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認為,必須先學會區分愉悅(pleasure)與滿足感(gratification)的不同。
愉悅是感官上的狂喜,但來得快、去得快;滿足感必須是做了最喜歡的事後帶來的意義和感覺,快樂的感覺才會更深層。有意義的快樂,才能長久!
 
這也解釋了,許多憂鬱症的人都是物質不匱乏的人,但是為什麼憂鬱。
原因即在於,物質的滿足很容易飽和,而且之後刺激要越來越強才會達到同樣程度的快樂。這種短暫的快樂一過去,剩下是更多的空虛。


一個人要真正快樂,必須要有下述條件:
一是有實質上引起快樂的原因,這跟我們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有關;
二是快樂必須有意義,愉悅感覺才能持久,這與大腦額葉的活化有關。 

人能感受到多大的快樂,雖然跟短暫愉悅的多巴胺有關,但人腦的可塑性極強,快樂是可以從經驗中學習的,尤其在青春期以前
更有另一派腦科學家主張,要找到真實的快樂,必須尋找能產生意義的人生經驗。

實質快樂,是長效、深層的滿足,甚至可提高人體內的免疫力。
戴維森在實驗中發現,當人感到快樂時,一種叫做皮質醇的化學物質(編按:會壓抑人體的免疫抗病功能),在大腦中的含量就會減少。
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更不容易感受到壓力,因為他們比較不會有這種化學物質。 

建立「世界快樂資料庫」的鹿特丹伊斯拉謨大學教授維恩哈文(Ruut Veenhoven)歸納出快樂的四大條件:
社會的品質(包括政府的穩定度、物質的豐裕度、個人主義的興盛度) 、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財富、職業、人際關係等) 、個人的條件(遺傳基因和人生經驗) 和運氣的好壞。
他認為,一個人的快樂度中,社會品質就占了百分之五十,社會地位和個人條件占百分之二十五,另外百分之二十五是運氣。足見社會品質對快樂的影響力。 

與其去埋怨,為什麼台灣沒有希望,倒不如自己做一個希望的種子。這個希望,一個給自己,一個給別人。
「如果不能讓政府政策給我們一個大的希望的話,兩千三百萬人每個人給一個小希望,加起來也是可以超過任何政府的,」王文華說。把希望擴大,把欲望縮小,人自然快樂。

今天我有了什麼?」精神科名醫、台大教授胡海國每天都這樣問自己。
多數的人每天都抱怨:「我沒有錢,我沒有成就,我的愛沒有應得的回報…」這樣匱乏的心理狀態讓人很難快樂。

胡海國主張:「我們必須用『新我有主義』,對抗嚴重的心貧症。」
什麼是新我有主義?我有,一是認識自己的資產;二是我有能力給。

胡海國形容,當人能認識自己的有,並能與他人連結:「就像樹的根一樣,心,就站穩了。」

有能力付出,是一種快樂的能力。很多人,都是他們先拋棄了自己,間接的拋棄了別人。
從「新我有主義」出發,正向的思考「我有什麼」,才能從孤立狀態,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生命的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今天很好の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